7月18日,院線電影《你行你上》全國上映。我是看得點映場次。該片已經(jīng)連續(xù)兩天全國大面積點映。我見已經(jīng)有影迷用隱喻的方式分析這部影片。這些分析,可以當樂子,但不能當對于電影的真正解讀。對于《你行你上》的分析,還是應該基于電影本身的故事內(nèi)容。我覺得,只基于姜文電影《你行你上》的故事內(nèi)容本身來講,它是用藝術的瘋癲來講瘋癲的藝術,屬于典型的姜文式喜劇片。
藝術的瘋癲,則是姜文導演講故事的方式。瘋癲的藝術,則是《你行你上》這部作品所講的故事內(nèi)容本身。換言之,這就是方式和內(nèi)容之間的統(tǒng)一關系。如果我們只看內(nèi)容的話,這部《你行你上》講的是一個家庭,如何培養(yǎng)出一名全世界知名的鋼琴家的故事。但是,只看內(nèi)容,就容易忽略掉“姜文風格”本身,不同的講故事的風格,會出現(xiàn)不同的故事味道。姜文的味道,便是瘋癲當中,呈現(xiàn)別樣的喜劇。
姜文“藝術的瘋癲”呈現(xiàn)出來的狀態(tài)又可以分出多條脈絡線索出來。比如說,在角色對白當中,總是充滿著“姜文式”的幽默與智慧。在姜文近乎全部的電影作品當中,角色們都是“不說人話”的,而是說“姜文式”的話語。這些話語,反倒是充滿著幽默,充滿著對于世界別樣的思考方式。在這部《你行你上》當中,這種幽默對白,可謂是通篇都是。影迷們會獲得難能可貴的笑料包袱。
我個人看這部影片的時候,最覺得好笑的一處便是,父子倆吵架,小男主去小學老師家了。辛芷蕾飾演的小學老師家突然停電了,圍繞著停電,學生和老師之間展開對話,學生裝小白——我是不是瞎了,老師還信以為真。這個喜劇包袱的設計,就是反邏輯之后的合理邏輯的。當父親出現(xiàn),諷刺兒子,不要裝小白的時候,這個包袱正式抖響了。原來,是學生故意逗老師呢。而且,這個包袱需要預設一個前提,就是我們總是以為的,天才需要在生活方面是小白。姜文式的幽默,善于開全民一個玩笑。
這種善于把全民放在玩笑的架子上烤的方式,便是姜文“藝術的瘋癲”的一種重要呈現(xiàn)方式。這些方式,又最容易締造原創(chuàng)的、獨屬于姜文的喜劇包袱??梢哉f,在《你行你上》這部電影當中,這樣的喜劇包袱是一個接著一個的。所以我說,這部電影可以視為是這個暑期檔目前最好的喜劇片。當樂子看,是貨真價實的。
關于姜文“藝術的瘋癲”的多條脈絡問題,是需要結合姜文以往的多部電影,來一起討論的。本文并未專業(yè)的電影學術論文,因此,大略聊一聊這個,作罷。我們回到電影文本內(nèi)容上來,《你行你上》講的故事內(nèi)容,其實是“瘋癲的藝術”到底應該是怎樣的,是如何養(yǎng)成的等等。
《你行你上》當中,讓我拍案叫絕的一個橋段是,小男主去日本參加兩年一度的國際大賽了,上來一位高人,指導他說,你把自己的這種情緒憋住了,不要參加排練,要把這個最高昂的情緒用到最后的決賽上去。繼而,小男主真的沒有參加排練,而且好幾天沒有彈琴。這種對于彈鋼琴的欲望、對于要談曲目的情感表達欲望,都被憋住了,越憋越澎湃。最終,在總決賽的舞臺上,大放異彩。這其實就是瘋癲的藝術。
對于一種藝術形式,你不到這種瘋癲的狀態(tài)上,是無法體驗這種“憋住了”的感覺的。對于我們從藝的人而言,一種藝術形式,就好比是高山流水,這本身是擋不住的,就是要必然流淌的。而我們暫時擋一下,其實是憋那種澎湃感。憋住了,就出現(xiàn)了一種狀態(tài)——我有太多的情感,需要通過我所從事的藝術來表達的,而我這幾天,沒有表達,所以,太多的情緒堆積了,藝術表達被迫切需要。
這其實就是一種瘋癲。影片當中,到了美國的音樂學院當中,“上帝的小便池”的部分,也是鋼琴學子們的一種瘋癲?;蛘哒f,這群學子們,包括二鋼的甄子丹飾演角色,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古希臘哲學上講的酒神文化特質(zhì)。全員進入這種特質(zhì)當中,全員瘋癲,就出現(xiàn)了藝術的頂級效果。
而像“上帝的小便池”這些橋段,不用姜文“藝術的瘋癲”這種形式去表達,就無法實現(xiàn)“瘋癲的藝術”本身的還原。只有瘋子,才能講瘋子的故事。姜文恰好是電影藝術當中的瘋子,他用獨屬于自己的講故事的瘋癲方式,恰好吻合了鋼琴藝術的瘋癲本身。所以,這部電影不僅是喜劇的,更是有著浪漫主義特質(zhì)的。
基于此,我認為,姜文的這部《你行你上》能看,好看,耐看。(文/馬慶云)